地区环境污染频繁发生,大气能见度下降,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达标,已成为我国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成为各地环保局治理雾霾的新举措。从三个方面对大气网格化监测成为新主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,并与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。
一般情况下,国控点监测PM2.5、PM10、SO2、NOx、O3、CO等六项指标,但不能只对一个指标进行分析。小型仪器则采用进口激光,300纳米精度,独有的粒子计数算法和定标工艺,分析小范围内的污染源,追踪主要的污染来源,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。
对于一些懂一些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人来说,网格监控的特点是微观站点成本低廉,设备维修和维护方便,适合于大范围、高密度布点。采用网格布点技术,可对污染数据进行采集和精细处理,并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,实时掌握污染动态,实现污染溯源。它与原来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大气监测标准站的情况是不一样的。
国家控制点的成本和后期运营费用较高,难以进行大面积、精细布点,且无法说清污染源的问题依然存在。微仪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,在污染发生时,可以对污染物的来源、时间和成分进行分析,且维护方法简单,操作费用较国家控制点低。
网格化监测领域,实用才是硬道理!
当前大气网格化监测市场鱼龙混杂,各企业都想瓜分这块大蛋糕,于是,出现了各种打着精准治霾的口号的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,表面上看,各系统大同小异,差别很大,但实际上,各个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的重点并不相同,有的把精和准放在对污染源的精确控制上,有的则把准放在对数据的精确监控上。
针对环境监测现状及当前大气网格化监测遇到的问题,均匀划分为若干网格点,综合固定监测和移动监测。希戈纳科技提出基于智慧环境的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技术,形成精细的覆盖整个区域的感知物联网络解决方案。该方案针对城市、农村、居民区、工业实时监控多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规律,为管园区、工地等存在有组织和无组织污染排放源的区理者提供全面、精准的空气质量数据,且作为环境域,进行全面、精准网格化布点,将目标区域 网格化监管的执法保障和有力支持。